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华晏殊宋代原文译文赏析古诗

  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华晏殊宋代原文译文赏析

  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华原文:

  玉碗冰寒滴露华,粉融香雪透轻纱。晚来妆面胜荷花。鬓亸欲迎眉际月,酒红初上脸边霞。一场春梦日西斜。

  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华拼音解读:

  yù wǎn bīng hán dī lù huá ,fěn róng xiāng xuě tòu qīng shā 。wǎn lái zhuāng miàn shèng hé huā 。玉碗冰寒滴露华,粉融香雪透轻纱。晚来妆面胜荷花。bìn duǒ yù yíng méi jì yuè ,jiǔ hóng chū shàng liǎn biān xiá 。yī chǎng chūn mèng rì xī xié 。鬓亸欲迎眉际月,酒红初上脸边霞。一场春梦日西斜。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
玉碗冰寒滴露华,粉融香雪透轻纱。晚来妆面胜荷花。闺阁内玉碗中盛着莹洁的寒冰,碗边凝聚的水珠若露华欲滴。美人粉汗微融,透过轻薄的纱衣,呈露出芬芳洁白的肌体;晚来浓妆的娇面,更胜似丰艳的荷花。

  鬓亸欲迎眉际月,酒红初上脸边霞。一场春梦日西斜。 梳妆后微微下垂的秀发,与娥眉间的眉际月相得益彰;微红的酒晕,如艳朝霞洒落在她的脸颊。昼眠梦醒,夕阳西下,原来这一切都是春梦初醒的所作所为。

  参考资料:1、王晓亮《宋词三百首》:大众文艺出版社,2007:第155页

  玉碗冰寒滴露华,粉融香雪透轻纱。晚来妆面胜荷花。玉碗:古代富贵人家冬时用玉碗贮冰于地窖,夏时取以消暑。粉融:脂粉与汗水融和。香雪:借喻女子肌肤的芳洁。胜荷花:语本李白《西施》:“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借“荷花”表现女子美貌。

  鬓(bìn)亸(duǒ)欲迎眉际月,酒红初上脸边霞。一场春梦日西斜。 鬓亸:鬓发下垂的样子,形容仕女梳妆的美丽。眉际月:古时女子的面饰。有以黄粉涂额成圆形为月,因位置在两眉之间,故词称“眉际月”。

  参考资料:

  1、

  王晓亮.《宋词三百首》:大众文艺出版社,2007:第155页

  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华赏析

  这首《浣溪沙》描绘的是一幅浓艳有余的仕女午睡图,写夏日黄昏丽人昼梦方醒、晚妆初罢、酒脸微醺的情状。全词婉转有致,犹如一幅别具韵味、浓墨重彩的油画。

  上片首句写室内特定的景物—玉碗中盛着莹洁的寒冰,碗边…展开

   赏析: 这首《浣溪沙》描绘的是一幅浓艳有余的仕女午睡图,写夏日黄昏丽人昼梦方醒、晚妆初罢、酒脸微醺的情状。全词婉转有致,犹如一幅别具韵味、浓墨重彩的油画。 上片首句写室内特定的景物—玉碗中盛着莹洁的寒冰,碗边凝聚的水珠若露华欲滴。古时富贵人家,严冬时把冰块收藏在地窖中,夏天取用,以消暑气。一“寒”字正反衬出室中的热。接着,作者笔触写到室中人的身上:粉汗微融,轻薄的纱衣,芬芳洁白的肌体;晚来浓妆的娇面,胜似丰艳的荷花,犹如一幅美人油画,将仕女的美展现的淋漓尽致。第二、三句设喻。用意用语均似“花间”派。“粉融”,意谓脂粉与汗水相互融和的唯美之状,不点出“汗”字,正是作者高明之处。“香雪”借喻女子肌肤的芳洁,虽亦古诗词中常用之语,但在本词中却有特殊的意义,它跟“冰寒”句配合,在盛夏中得清凉之意。以“玉”、“冰”、“粉”、“雪”之白,衬托“妆面”之红,写夏日黄昏女子妆罢的情景,真如一幅优美的彩照。过片写她那下垂的鬓发,已靠近眉间额上的月形妆饰;微红的酒晕,又如红霞飞上脸边。 下片一、二两句写女子微醉的情态,艳而不俗,细而不纤。古时女子的面饰,有以黄粉涂额成圆形为月,因位置在两眉之间,故词称“眉际月”。李商隐《蝶》诗之三“八字宫眉捧额黄”,似即指此。“欲迎”、“初上”,形容绝妙。不独刻画之工,且见词人欣赏之情。“月”与“霞”,语意双关,既是隐喻女子的眉和脸,也是黄昏时的实景。可以想象这位美艳的姑娘,晚妆初过,穿着件单薄的纱衣,盈盈伫立,独倚暮霞,悄迎新月。末句“一场春梦日西斜”,方始点明,原来上边五句所写的,都是昼眠梦醒后的情景。女子睡起,粉融香汗,重理明妆。“春梦”,谓刚才好梦的短暂。慵困无聊,闲愁闲恨,全词之意,至此全出。末句倒装,“日西斜”三字,与上片“晚来”接应。 此词纯用白描的手法叙述,选取了闺房中的一个情景,将美人的举止、姿容、睡态和醒时模样刻画得极为生动逼真,极具生活气息,让人可知可感。词格浓艳,颇见“花间”遗风。 折叠

上一篇:二风诗。治风诗五篇。至仁元结唐代原文译文赏析古诗
下一篇:水调歌头(张文伯生日)王之道宋代原文译文赏析古诗